文学评论创作谈
-
郑小琼的“打工诗歌”与“进城”书写——兼论90年代以来的文学观念
作为一种希望的哲学,“流动”在带来改变的同时,也带来了身份重建的困扰和迷惘。和大多数的写作初学者一样,郑小琼写于这一时期的作品……… -
《女字旁》:成长叙事中的罪案与精神分析
小说前面第三人称叙述的部分,集中讲述的是在充满暴力色彩的压抑家庭环境中女性艰难成长的故事。李顶梁是一个特别独断专行的权威型父亲,虽然偶尔也会流露出父爱慈祥的一面…… -
胡学文《龙凤歌》:大地上不安的魂灵
《龙凤歌》里的马秋月就是有着这样一种复杂精神内面的人物,但她又无法完全纳入胡学文既往创作的人物谱系之中。如果说像《命案高悬》中一次次徒劳无功地追寻真相的吴响……
- 王翠艳新业态劳动者的自我书写 ——当代文学与劳动诗学的新向度
- 李鹏上海的文学潮流,从未停歇 ——评短篇小说集《潮水涌起之前》
- 张慧瑜《大口呼吸春天》:奏响劳动者的诗与歌
- 刘大先构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基石
- 张丽军70后作家群的代际研究
- 王春林成长叙事中的罪案与精神分析
- 梁鸿鹰解读“秦山密码”领略国之重器
- 郭雨琦传记文学中的汉魏六朝杂传
- 丁东亚应有孤心向明月
- 吴佳燕为消失而书——关于《清白之年》及其他
- 于一爽于一爽:鱼死了去哪儿
- 邹谨忆邹谨忆:犹如执炬
- 何许人《兼职儿女》创作谈: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妈妈
- 叶 飙关于记梦诗和旅行诗的创作谈
- 倪晨翡倪晨翡:虚构的临界
- 莫砺锋故人生死各千秋——《师友记》自序
理论热点
- 让文明的灯塔照耀人类前行的正道
走向全球的不只是春节,还有中华文明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
-
新大众文艺的新面貌、新主体与新标准
我国网络文学即经历了从无功利向产业化的过程……
- 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步伐
我们一路走来有哪些历史经验和内在逻辑……